椿皮,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在中医药领域,椿皮具有诸多功效与作用,且在众多药方中都有应用,以下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椿皮的功效与作用
- 清热燥湿
椿皮性苦寒,能清热燥湿,常用于治疗湿热所致的泻痢、便血、赤白带下等病症,如《圣济总录》中的“椿皮散”,就以椿皮为主药,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湿热痢疾,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收敛止血
椿皮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崩漏、便血等出血病症,其收敛止血的机制可能与增强血管收缩功能、促进血小板聚集等有关。
- 杀虫止痒
椿皮对多种肠道寄生虫有驱杀作用,可用于治疗蛔虫病、蛲虫病等,椿皮还具有一定的止痒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疮、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
包含椿皮的药方及功效
- 椿皮丸
组成:椿皮、黄柏、黄连、阿胶。
功效:清热燥湿,止血止带,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等病症。
出处:《太平圣惠方》。
方解:椿皮清热燥湿,黄柏、黄连加强清热燥湿之力,阿胶养血止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止血止带之效。
- 椿皮散
组成:椿皮、诃子、罂粟壳。
功效:涩肠止泻,收敛止血,适用于久泻久痢、便血等病症。
出处:《圣济总录》。
方解:椿皮清热燥湿,诃子涩肠止泻,罂粟壳收敛止血,三药配伍,标本兼治,对久泻久痢有较好的疗效。
- 椿皮汤
组成:椿皮、苦参、蛇床子。
功效:杀虫止痒,燥湿祛风,适用于湿疮、湿疹、阴痒等病症。
出处:《医宗金鉴》。
方解:椿皮清热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止痒,三药合用,共奏杀虫止痒、燥湿祛风之效。
药方的出处及应用举例
- 《太平圣惠方》中的椿皮丸
应用举例:某女,45 岁,近半年来出现赤白带下,量多质稠,色黄腥臭,伴有小腹坠胀疼痛,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湿热下注所致的赤白带下,遂给予椿皮丸治疗,服用 7 天后,白带量明显减少,色质转为正常,小腹坠胀疼痛缓解,继续服用 10 天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复发。
- 《圣济总录》中的椿皮散
应用举例:一患儿,6 岁,患久泻久痢,大便稀溏,夹有脓血,日行 5 - 6 次,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辨证为脾肾两虚、湿热留恋所致的久泻久痢,给予椿皮散治疗,服用 10 天后,大便次数减少,脓血消失,精神好转,继续服用 1 周以巩固疗效,患儿痊愈。
- 《医宗金鉴》中的椿皮汤
应用举例:一女性患者,外阴瘙痒难忍,伴有白带增多,色黄如脓,阴部灼热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湿热下注所致的阴痒,给予椿皮汤治疗,外用熏洗阴部,每日 2 次,内服汤剂,每日 1 剂,服用 7 天后,外阴瘙痒明显减轻,白带减少,继续治疗 10 天,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椿皮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功效与作用广泛,在众多药方中都有应用,但使用椿皮时应根据病情辨证论治,合理配伍,避免滥用,对于孕妇、脾胃虚寒者等应慎用或禁用,在临床应用中,还应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好地发挥椿皮的治疗作用。
本站声明
在网站建设过程中,我们引用了来自互联网以及 AI 生成的部分资源。若用户发现网站内容存在侵犯自身权益的情况,可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接到通知后的三日内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
此外,网站内容可能存在错误,用户需自行甄别,本网站对相关错误不承担责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