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大百科

海外对冲基金、公募基金最新数据:外资增配中国市场

访客007 5小时前 阅读数 1 #新闻热榜

  来源:中国基金报

  A股站上3800点,无论是海外对冲基金还是公募基金资金流入均出现积极信号。高盛数据显示,中国是8月以来对冲基金净买入最多的市场。

  高盛数据显示

  中国为对冲基金净买入最多的市场

  高盛于8月22日发布研究报告称,过去一周,亚洲(中国内地除外)新兴市场遭机构投资者卖出,金额达48亿美元。同期,除亚洲之外的新兴市场也被机构投资者净卖出,其中,南非卖出金额达到2.7亿美元。

  资产管理研究机构EPFR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新兴市场基金超配幅度最大的市场为印尼和泰国;7月,增配幅度最大的市场为中国内地和印度。

  7月,全球主动管理公募基金也增加了对中国市场的配置。截至7月底,中国在全球主动管理公募基金组合中的占比为6.6%,处于过去10年的15%分位。与基准相比,基金对中国低配320个基点。

  对冲基金方面,截至8月20日,对冲基金加速净买入中国股票,达到过去7周以来最快;买入由多头和空头平仓共同贡献。高盛主经纪商数据显示,中国是8月以来对冲基金净买入最多的市场。

  EPFR和高盛研究部的数据都显示,8月14日至8月20日,中国股票基金资金流入转正。截至7月30日的一周,资金流出11亿美元,随后两周分别流出12亿美元和7亿美元,而到8月20日这一周,资金转为流入,金额达12亿美元。

  MCHI成上月美国上市亚太ETF

  “吸金”冠军

  与主动资金相比,被动资金行动更快。根据ETF.com数据,过去一周,美国上市的130多只投向亚太市场的ETF,资金净流入前10的产品中,中国ETF占据5席。

  具体来看,截至8月21日的一周,“吸金”力度最大的美国上市亚太ETF为MCHI,达到2.26亿美元;该ETF由贝莱德旗下安硕iShares发行,跟踪MSCI中国指数。紧随其后的是KWEB,“吸金”1.83亿美元;该ETF由中金公司旗下金瑞基金发行,跟踪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此外,跟踪MSCI韩国指数的EWY“吸金”8748万美元,跟踪富时中国50指数的FXI“吸金”6906万美元,跟踪MSCI印度尼西亚指数的EIDO“吸金”3517万美元。

  拉长时间来看,过去一个月,MCHI“吸金”力度最强,KWEB位居第二。

  韩国投资者积极买入A股、港股

  过去一周,韩国散户继续买入港股和A股。8月16日至8月22日,韩国股民净买入金额最多的港股包括小米集团-W、国泰海通、老铺黄金、阿里巴巴-W、泡泡玛特、工商银行、李宁、中国中铁等。

  其中,净买入小米集团486.53万美元;净买入国泰海通471.72万美元;净买入老铺黄金394.32万美元;净买入阿里巴巴-W201.67万美元;净买入泡泡玛特201.55万美元。

  8月16日至8月22日,韩国投资者净买入最多的A股包含中际旭创、双环传动、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农业银行、豪威集团、紫金矿业、招商银行、北方华创、科大讯飞、美的集团等。

  其中,净买入中际旭创351.04万美元,净买入双环传动149.65万美元,净买入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 132.35万美元;净买入农业银行108.47万美元;净买入豪威集团100.98万美元;净买入紫金矿业80.31万美元;净买入招商银行66.64万美元;净买入北方华创55.91万美元;净买入科大讯飞52.17万美元;净买入美的集团48.98万美元。

  同期,韩国股民净买入前三的日本股票为日本电子株式会社、MITSUI ES、SBI控股,净买入金额分别为157.32万美元、126.76万美元、125.55万美元。

  从净买入金额排名相同的股票来看,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的净买入金额超过了日本股票。

  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旗下SEIBro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成交额为66.93亿美元,为韩国第二大海外市场。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8月2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A股强势有望持续。“与疫情开放初期及去年10月相比,这一轮行情有所不同:首先,当前,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有所上行,说明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其次,‘反内卷’政策实施,相关行业的价格压力有望缓解,这一政策也成为投资者情绪改变的基石。”

本站声明

在网站建设过程中,我们引用了来自互联网以及 AI 生成的部分资源。若用户发现网站内容存在侵犯自身权益的情况,可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接到通知后的三日内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
此外,网站内容可能存在错误,用户需自行甄别,本网站对相关错误不承担责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