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将至,回首展望。2024年,对公募基金行业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跌跌撞撞中破浪前行,在改革新局中憧憬未来。
这一年,茁茁壮壮,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历史首次超过32万亿元,成为居民理财的中坚力量。这一年,纲举目张,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踏上新征程。这一年,公募费率改革稳步推进,公募基金管理人把投资者的获得感放在更重要位置。这一年,红利资产崛起,债券基金牛市行情不断演绎,公募REITs大扩容。这一年,多元资产配置正当时,公募创新产品迭出,彰显普惠金融本色。
证券时报以“十大新闻”回顾公募行业2024年的发展。击楫奋进,勇毅前行,26岁正青春,期待公募基金行业继续破局蝶变,行稳致远。
证券时报记者吴琦王明弘
降佣降费持续落地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稳步推进,产品综合费率整体继续下移。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第二阶段举措正式落地,证券交易佣金及分配管理得到规范。此外,多家基金公司调降旗下ETF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
4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并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第二阶段举措正式落地,行业综合费率水平继续稳步下降。
今年,ETF成为公募基金降费主力产品类型。11月19日,华泰柏瑞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宣布,旗下多只大型宽基股票ETF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将分别调降至0.15%和0.05%,这也是目前指数型基金产品的行业最低费率。粗略计算,此次费率下调的基金产品总规模达到1.3万亿元,有望为投资者每年让利50亿元。
自2023年7月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出台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实施了包括管理费、托管费下调,以及实施浮动管理费率试点等多项举措。费率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2024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费同比下降13.84%。
点评:降费成为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的关键词之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是适应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应有之举,意义重大,既能增强投资者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也是公募基金行业用真金白银为投资者让利。
被动首超主动
被动投资大时代已经来临。随着机构投资者需求大幅增长以及自身优势进一步凸显,今年国内被动投资高歌猛进,产品数量与规模均实现爆发式增长,产品类型也百花齐放,更加丰富多元。
最新数据显示,国内被动投资产品(不含联接基金)总规模在5万亿元左右,急剧增长主要得益于ETF市场的发展,ETF最新规模高达3.7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2万亿元。
今年,“E”军突起,国内资金积极拥抱被动投资。今年三季度末,被动投资基金持有A股市值历史上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的持仓市值,这对A股投资生态以及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且,今年宽基ETF爆款频出,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代表的核心宽基ETF规模持续突破历史纪录,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一度突破4000亿元。ETF千亿规模俱乐部不断壮大,目前已有6只ETF产品规模超过1000亿元。
与此同时,深度布局ETF的基金公司规模水涨船高,国内公募机构规模排名生变。得益于ETF产品规模增长,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和南方基金今年非货规模均实现大幅增长。
点评:“E时代”来临,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尽管被动投资行业发展迅速,但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产品同质化严重和迷你产品众多,是目前被动基金存在的一大问题。
规模连破纪录
在第26个年头,公募基金资产规模扶摇直上,屡屡刷新纪录。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2月底首次突破29万亿元,4月底首次突破30万亿元,5月底突破31万亿元,最终于9月底,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合计达到32.07万亿元,再创新纪录。
回溯公募规模发展史,自1998年首批公募基金成立以来,直至2017年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才突破10万亿元,用了近20年时间。4年后,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在2021年突破20万亿元。今年,公募基金规模又突破30万亿元。公募基金发展稳扎稳打,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彰显澎湃动力。
2024年,公募基金的快速发展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专业化的理财产品,反映了居民财富结构的变迁。近年来,凭借产品类型丰富、购买门槛低、运作管理透明等特点,公募基金已成为实践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之一。
点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不断扩张,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来自每一个家庭对资产保值增值的美好期待。公募基金行业在承担居民家庭资产配置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行业发展任重道远。
政策暖风频吹
2024年,引导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法规频繁出台,对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时隔十年,再次颁布新“国九条”。
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大幅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全面加强基金公司投研能力建设,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产类别和投资组合,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
新“国九条”进一步加强对证券基金机构监管,对资管机构的投研能力和产品创新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做优做强。公募机构纷纷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的要求,积极践行新“国九条”精神,做好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点评:新“国九条”督促基金管理人树牢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把投资者的获得感放在更重要位置。让投资者赚到钱是基金管理人的重要使命,对于公募基金行业而言,新“国九条”意义重大。
红利资产崛起
2024年12月17日,全市场58只红利主题基金合计规模达到1053.63亿元,总规模突破千亿大关,在资金的推动下,红利资产“水涨船高”,中证红利低波指数年内涨幅超18%。
具体来看,华泰柏瑞红利ETF、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易方达红利ETF的规模位居前三,分别达到了216.89亿元、114.83亿元、77.22亿元,此外还有景顺长城红利低波100ETF、招商中证红利ETF、摩根港股红利指数ETF三只产品的规模超50亿元。
从政策端来看,监管多次出手引导优化A股上市公司分红水平,对红利资产的长期表现形成又一重要支撑。
点评:2024年无疑是红利资产的大年,A股整体呈震荡分化格局,但高股息资产持续走强,市场掀起新一轮红利投资热潮。中长期来看,低利率背景也会提升高股息资产的吸引力,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线资金、低风险偏好资金对红利资产的配置力度有望抬升。
个人养老金产品扩容
12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个人养老金制度于12月15日推广至全国。
证监会表示,根据《通知》要求及时优化产品供给,将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公募基金行业作为资本市场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代表,目前已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资产超6万亿元,创造了良好的长期收益,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多家机构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将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注入新动力。一方面,此举可让个人养老金惠及更多居民,有助于提升居民养老储备意识,推动养老规划和投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促进我国养老体系可持续发展。
点评:随着我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作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意义重大。这次个人养老金产品迎来扩容,有望直接惠及更多居民,也会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的长线稳定资金,为公募基金行业引入源源不断的“长钱活水”。当然,这无形中也对公募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需尽心尽力打磨出好的产品,为居民养老储蓄更好增值贡献力量。
债牛贯穿全年
2024年,较为宽松的货币周期和充裕的流动性支撑债牛行情贯穿全年。债市进入低利率新阶段,整体利率呈现单边下行态势。
国债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超长期品种上涨显著。其背后原因主要是一系列政策出台以及存款利率密集下调。此外,一些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倒逼货币基金投资者主动求变,把债券型基金作为替代。
在债券价格持续走高的背景下,一些债券基金净值不断攀升,国内纯债基金超九成净值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已有超1000只债券型基金年内收益率超5%,其表现远远好于往年同期,甚至超出很多机构预期。如30年国债ETF年内涨幅高达20%,10年地方债ETF年内涨幅超10%,政金债券ETF、十年国债ETF、活跃国债ETF年内涨幅均超8%。
债基成为今年最受投资者追捧的产品之一,是承接居民理财配置需求的主力。数据显示,债券型基金今年二季度末规模历史首次突破10万亿元。
点评:当下,现金类资产性价比逐步低于固收类资产,不少风险偏好较低的资金受到债券市场高收益吸引,不断涌入债券基金市场。但债券基金的收益并非无风险收益,在债牛不断演绎情况下,监管多次发声提示风险,也需要引起债券投资者的重视。
公募REITs大扩容
今年,公募REITs市场迎来高速发展,首发项目入市节奏提速明显。
截至目前,年内新成立REITs产品数量达到29只,公募REITs产品数量扩容至59只,接近翻倍增长。今年公募REITs发行规模已超640亿元,为历年之最。与此同时,全市场公募REITs基金管理人增至22家机构,参与项目的相关各方机构数量不断增加。
此外,重点领域项目也在积极推进扩募,其中已有多个项目获受理。从行业分布来看,发布扩募公告的REITs项目涵盖了产业园、清洁能源、保障房等领域。公募REITs底层资产不断扩容,覆盖的资产类型也越来越多。
整体来看,公募REITs产品供给不断丰富,不仅为投资者带来新投资工具,更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贡献资本力量。
点评:经过3年多的实践,公募REITs迎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公募REITs专注于投资不动产领域,其风险收益特征与股票、债券等资产的相关性较低,是居民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补充。
投而优则仕不再吃香
基金行业一度引发市场关注的投而优则仕不再流行,今年不少知名基金经理陆续从公司高管位置卸任,回归投研工作。
此前,在基金行业高速发展阶段,出于为基金经理提供良好晋升渠道和薪资待遇考虑,投而优则仕成为业内比较流行的现象,兼任公司副总经理等高管职位的基金经理数量不断增加。公司更是希望为这些人提供高管职位以便留住人才。同时,让来自投研背景的高管参与公司日常管理,也有助于公司整体投研实力的提升。
不过,近年来,主动权益基金迎来诸多挑战,对基金经理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一些基金经理认为在晋升为高管后,不得不将大量精力参与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分配到投资、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大幅压缩。此外,高管限薪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金经理追求高管职位的积极性。基金经理回归投研趋势明显增强。
点评:基金经理投而优则仕后出现反向操作,这也恰恰说明管理和投研存在着两难全,就如同优秀的工程师不一定能成为好的项目经理。目前公募行业同时兼任高管和投资的人员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如何做好两者的平衡成为他们的必修课。
行业“卷”出新高度
行业“卷”出新高度中证A500指数成最卷赛道。
2024年,基金行业更“卷”了,特别是以中证A500ETF为代表的指数基金,被市场认为是新宽基标杆,自诞生之日起就“卷”出了新高度。
2024年9月23日,中证A500指数正式发布,由10家头部公募推出首批中证A500ETF。随后,第二批和第三批中证A500ETF,以及非ETF指数产品持续“上新”。短短两个多月里,中证A500指数基金赛道涌入近60家公募。
截至12月20日,近60家公募一共成立了96只中证A500指数基金(不同份额分开统计),总规模达3262.23亿元。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规模增速,基金公司在中证A500指数上的布局,均为公募基金史上之最。
点评:中证A500ETF一诞生就成了爆款,成为各家基金公司的必争之地,大家展现十八般武艺,卷渠道、卷营销、卷费率、卷分红、卷速度,但唯独没有卷出差异化,市场对同质化竞争的担忧也日益加重。
在网站建设过程中,我们引用了来自互联网以及 AI 生成的部分资源。若用户发现网站内容存在侵犯自身权益的情况,可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接到通知后的三日内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
此外,网站内容可能存在错误,用户需自行甄别,本网站对相关错误不承担责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