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大百科

300280,财务造假、年报难产收罚单,拟被终止上市

访客007 3小时前 阅读数 1 #新闻热榜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ST紫天(维权)(300280)8月22日晚间披露两则处罚公告。福建证监局对*ST紫天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行为作出处罚。

  其中,针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对*ST紫天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50万元罚款;对原董事长姚小欣给予警告、处以400万元罚款,对财务总监LIXIANG(李想)给予警告、处以300万元罚款,对其他10名当事人作出相应处罚;并对2名主要责任人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针对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行为,对*ST紫天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50万元罚款;并对公司董事长兼董事会秘书宋庆、总经理李琳、LIXIANG(李想)作出处罚。

  市场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克服取证困难,查实紫天科技财务造假行为并作出了严厉处罚,体现了监管部门重拳打击拒绝阻碍执法、财务造假等资本市场违法行为的决心,有助于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公司当日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福建证监局对*ST紫天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发现公司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互联网广告业务方面,*ST紫天在开展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中未取得商品的控制权,其身份是代理人,应当按照净额法确认收入,公司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2022年年度虚增营业收入2.28亿元、占比13.08%。短信业务方面,未抵消子公司间短信业务的内部交易,虚构短信发送服务业务。最终,共导致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收入7.79亿元、虚增利润0.85亿元,分别占比44.59%、35.99%。

  2023年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在云服务业务未开工、未经客户验收通过且未收到任何款项情况下提前确认营业收入,导致2023年半年报虚增收入2.08亿元、利润0.79亿元,占比14.56%,51.64%。

  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023年,紫天科技孙公司宁波麦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开展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中未取得商品控制权,其身份是代理人,应当按净额法确认收入,但公司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2023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17.2亿元、占比78.63%。就上述违法行为,福建证监局对公司及12名责任人作出处罚。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相关规定,福建证监局决定:对*ST紫天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50万元罚款;对姚小欣给予警告、处以400万元罚款,对LIXIANG(李想)给予警告、处以300万元罚款,对其他10名当事人给予警告、处以50万元到200万元不等罚款。

  年报难产

  公司同日披露的另外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福建证监局对*ST紫天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发现*ST紫天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共有33家子公司,公司仅收集3家主要子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未能有效组织开展2024年年度报告编制及披露工作,导致公司未在2024年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按照法律规定报送并公告2024年年度报告。

  截至目前,*ST紫天仍未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相关规定,福建证监局决定:对*ST紫天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50万元罚款;并对宋庆、李琳、LIXIANG(李想)作出相应处罚。

  违法行为恶劣且阻碍执法

  据公司公告,福建证监局早前还于6月27日对*ST紫天拒绝、阻碍执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2024年4月1日,福建证监局对紫天科技启动现场检查。因公司披露的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无人办公,经沟通,福建证监局工作人员于2024年5月13日至紫天科技孙公司宁波麦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麦粒”)办公地点开展现场检查工作,并出具《监督检查通知书》和《指定方式报送文件资料通知书》,要求紫天科技于2024年5月17日前向福建证监局报送与被检查事项有关的公司2021年至2023年财务报告、财务明细账、相关会计凭证和原始凭证等文件资料。履行公司负责人相当职务人员姚小欣签收了前述执法文书。

  因紫天科技未按要求报送文件资料并配合相关检查工作,福建证监局又先后向其出具《监督检查通知书》、《指定方式报送文件资料通知书》和《关于对福建紫天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监管关注函》,要求紫天科技于2024年8月21日前报送前述文件资料,要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及实际控制人携带指定报送文件资料于2024年8月1日至披露的办公场所配合检查,并要求前述人员及原董事长姚小欣于2024年8月22日至福建证监局办公场所配合检查,但紫天科技及董事长宋庆等4人均未配合。

  紫天科技至本案听证时仍未按要求向福建证监局提供2021年至2023年完整财务明细账在内的财务账证资料。

  上述期间内,福建证监局工作人员多次通过电话、短信及紫天科技工作人员转达等方式,通知宋庆、李琳、LIXIANG(李想)及实际履行公司负责人相当职务人员姚小欣配合检查工作,该4人知悉福建证监局对其本人及紫天科技检查要求,但以拒接电话、拒回短信等方式躲避、规避福建证监局向公司及其本人送达相关执法文书。根据相关规定,紫天科技无正当理由不按要求报送文件资料,已构成拒绝、阻碍执法行为,严重影响福建证监局对其有关检查工作正常进行,情节严重。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相关规定,福建证监局决定:对紫天科技责令改正,处以100万元罚款,并对其他当事人作出相应处罚。

  此前,*ST紫天多次被立案,公司多名高管和审计机构被罚。

  如,福建证监局在2月13日发布对紫天科技审计机构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针对公司审计机构北京亚泰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及其执行事务合伙人田梦珺拒绝、阻碍执法行为,福建证监局决定对北京亚泰处以100万元罚款,对田梦珺处以60万元罚款及6年市场禁入措施。北京亚泰已于近日主动注销证券业务资格。

  有市场人士分析,前期公司联合审计机构拒绝阻碍监管部门执法,市场即猜测目的是为隐瞒财务造假重大违法行为,证监会紧追不放,打破公司通过躲避调查来逃避处罚的幻想,此次坐实公司通过虚构短信发送服务业务、虚增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等行为虚增收入及利润,虚增收入、利润金额大、比例高,违法行为恶劣。

  多重风险在身

  除了监管部门作出严厉行政处罚,公安机关也已于2024年9月对*ST紫天“隐匿会计凭证罪”刑事立案。

  据2022年修订的《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ST紫天相关行为达到“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追诉标准,后续公安机关的刑事追责可能也将跟进。

  据了解,目前已有投资者向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市场人士认为,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从*ST紫天案可以看到,打击违法者不单是行政处罚,还包括民事索赔、刑事惩戒等追责链条。有关部门依法从严全链条惩治财务造假相关犯罪,予以行政、民事、刑事全方位立体化打击,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彰显维护市场公平正义的决心。

  此外,公司还于7月23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公司公告显示,截至7月19日,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起的两个月内,公司仍未披露经改正的财务会计报告,触及《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修订)》第10.4.18条第三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本站声明

在网站建设过程中,我们引用了来自互联网以及 AI 生成的部分资源。若用户发现网站内容存在侵犯自身权益的情况,可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接到通知后的三日内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
此外,网站内容可能存在错误,用户需自行甄别,本网站对相关错误不承担责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